正文内容部分来源于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股道扫地僧微博、财联社,特此声明。
天下大势,风云变幻。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资源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测绘数据更与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生态安全、数据安全等国家安全领域息息相关。
据国家安全部最新消息,某境外企业以汽车智能驾驶研究为掩护,开展非法测绘。详细事件通报可查看最新国安部通报。
早在本次事件发生之前,国家自然资源部已出台多项政策法规,明确规定测绘工作的准入要求及合规准则。
特别针对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地图的采集、生产处理及编辑加工工作,均必须由持有“导航电子地图制作”测绘资质的单位承担。
对于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与商业化运营,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必须与具备导航电子地图制作资质的企业合作,或者企业自身具备此资质,以合法合规的方式提供地图服务,是降低法律风险并确保自动驾驶地图获取的必要条件。
2016年5月7日《关于加强自动驾驶地图生产测试与应用管理的通知》
2016年5月7日,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发布《关于加强自动驾驶地图生产测试与应用管理的通知》(国测成发〔2016〕2号),第一条明确提出,自动驾驶地图的采集、编辑加工和生产制作必须由具有导航电子地图制作测绘资质的单位承担,与车企合作研发测试时,也必须由以上资质单位单独从事所涉及的测绘活动。
2024年7月26日《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有关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
2024年07月26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有关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自然资发〔2024〕139号),其中明确要求,智能网联汽车使用的基础地图、高级辅助驾驶地图、高精度地图、自动驾驶地图等属于导航电子地图,必须由具有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等测绘资质的单位承担相关活动。
2024年6月25日《智能网联汽车时空数据传感系统安全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
2024年6月25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智能网联汽车时空数据传感系统安全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等2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意见的公告,其中明确提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通过搭载先进传感器等装置,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智能网联汽车逐渐转变为智能移动终端,成为新兴业态重要载体,其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扩大。搭载卫星导航定位接收模块、惯性测量单元、摄像头、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的智能网联汽车,其运行、服务和道路测试过程中收集、存储、传输和处理,道路、路侧设施以及周边环境等空间坐标、影像、点云及其属性信息,上述行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规定的“测绘活动”。
近期发生的“BP机事件”震惊全球,当地时间9月17日下午,在黎巴嫩看守政府召开部长会议之际,首都贝鲁特及黎巴嫩东南部、东北部多地遭遇了寻呼机(BP机)爆炸事件。短短一小时内,数千名黎巴嫩民众随身携带的寻呼机相继爆炸,导致至少11人死亡,4000余人受伤。如此大规模的爆炸事件显然非偶然发生,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恐怖袭击。
黎巴嫩及中东地区仍采用较为原始的、2G时代以前的通讯方式,其中BP机因其单向接收,工作原理类似于收音机,接收方处于被动状态,不易被监听和定位,因此被视为一种相对安全的通讯手段。尽管这种方式看似原始,但在特殊军事条件下,它对于集群指令的发送(如召集)、单向指令传达以及信息群发广播等功能已足够实用。
然而战争状态,BP机爆炸事件的发生警示我们,依赖过时的技术并不能真正解决安全问题,发展经济仍然是解决根本问题的关键。
这次发生的智能驾驶非法测绘事件,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容心存侥幸。
行深智能自创立之初,便将数据安全与保密视为首要任务,严格坚守法律与安全红线。2023年,行深智能获颁国家级测绘资质证书,具有合理合法的测绘资质,跻身无人驾驶行业中极少数具备该资质的企业之列,在数据采集、数据闭环处理及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等方面拥有合法合规的坚实基础。
作为专注于末端物流配送的无人驾驶公司,行深智能深刻理解无人驾驶技术对环境数据的高度依赖,以及这些数据(包含精确坐标与详尽环境信息)对用户隐私和国家安全的关键意义。因此,公司自成立伊始便设立了专业的环境数据采集与处理中心,实施更为安全、闭环的数据管理策略,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合规性、隐私管理的可信度,以及用户数据安全与国家地理、环境信息的保护。
未来,行深智能将继续秉持严格遵纪守法原则,在资质允许范围内进行高精度地图测绘,合理合法地深入探索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与商业化应用,保护信息安全,并竭诚为合作伙伴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加速推动无人末端配送技术的落地与普及,为智慧物流体系构建与交通强国战略实施贡献力量。